搜索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第二章解读

发表于 2024-05-03 14:36:16 来源:祝咽祝哽网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第二章解读

先贴目录


补个上下章的新世性链接

清殇:《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第一章解读



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都是界灵觉醒解读讲的“小我”,原文的第章小我是“ego”这个词,翻译成“小我”,新世性不过感觉可能会引起误解,界灵觉醒解读我先简单的第章说一下看完书我对“小我”这个概念的大概理解。

“小我”指你假想的新世性你以为的你自己,包括你的界灵觉醒解读自我形象、对自己的第章评价,也指当你完全认同于你的新世性思想/情绪时的那个状态。

这么说可能还是界灵觉醒解读很抽象,要比喻的第章话,假设人生是新世性一个游戏,你所扮演的界灵觉醒解读角色就相当于“小我”,而实际上,第章你是这个“游戏角色”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存在。“与小我认同”差不多就是指,你觉得你就是这个“游戏角色”了。别人骂你让你感觉不爽,别人称赞你让你觉得很舒服。但是想想假如你在玩游戏,你扮演的大臣被国王骂了一句,你会知道骂的不是你,只是在骂那个大臣。这一整个比喻不是那么贴切,但是可以说是有些相似,希望能帮助理解。

再具体一点,比如,小时候你写作业,错了很多题目。有些老师/家长有可能会骂:“你这个草包/笨蛋。”你不是笨蛋,但是这么一骂,你觉得很难过。你觉得你的自我形象受到了损害,那些言语虽然是无形的,但就像一把刀,插在你身上。

那个被刀插的,假想出来的自己,就是小我。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我们就是那个假想出来的自己。而小我也会伪装成它就是你。如果能够从对小我的认同中抽离出来,就是清醒的开始。

作者花了整整三章讲小我的各种特点,从而让我们能够对这个“我们假想出来的自己”有更多了解,并且有机会从中抽离。

由于第二章开始很多内容都感觉非常棒,有些只截取一部分可能没有语境,所以引用原文部分可能会比较多。当然还是希望有条件的可以先去看原文。

第二章

开篇就是很引人思考的好几段,我直接贴原文了。

字句(words),无论是发声说出来或是没有说出来,而只是以思想的形式存在,都会在你身上投下一个几乎像催眠一样效果的魔咒。你很容易在其中迷失,而且会像被催眠般地暗自相信,当你把一个字句与一个事物联结的时候,你就知道它们是什么了。事实是:你其实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你只是用一个标签把一个谜团给遮盖了。任何事物----一只鸟、一棵树,甚至一块简单的石头,当然还有人,其实最终都是无法被知晓的。这是因为它们都有着深不可测的深度。所有我们可以理解的、经历的、想到的,都只是真相的表层,比一座冰山的尖端还小。
在这个表相之下,万物不但与其他的事物相连,同时也和它们生命的源头相连。即使是一块石头(当然一一朵花和一只鸟就更明显了),都能为你展示回归神、回归源头和回归你自己的道路。当你看着它、握着它或是任由它在那里,而不加诸一个字句或是心理标签在它身上的话,你的内在会升起一股敬畏和惊叹之情。它的本质会无声地与你沟通,然后把你的本质反映回来给你自己。这就是伟大的艺术家可以感受到的,同时可以成功地在他们的艺术中表达出来。梵.高没有说:“这只是一张旧椅子。”他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感受到了这张椅子的本体,然后他坐在帆布前,拿起笔刷作画。这张椅了子本身大概值几块美金。同样的一张椅子,梵.高以它为主题的画作,今天可以卖到超过2500万美金。

当你不再用字句和标签来遮盖这个世界的时候,那个久已失去的奇迹般的感受就会重回你的生活之中。当初会失去那种奇迹感,是因为人类不但不能“使用”他们的思想,反而被他们的思想所占有。如果能不用字句和标签来遮盖这个世界的话,另外种深度就会回到分的生命当中,事物会重新获得它们的新奇感和新鲜感。而最大的奇迹则是:你能够经历到那个本来的自我,它是在任何字句、思想、心理标签和形象(images) 升起之前,就存在的。想要这个奇迹发生的话,你必须要将你的自我感和本体感,从所有和它们已经混淆在一起,也就是它们所认同的东西当中撤离。这本书所谈的就是那个撤离。

你愈快地加诸一个言语上的或是心理上的标签在人、事、物或情况上面时,你所面临的实相就会变得愈浅薄和无生命力,而你也会愈加地远离实相,也远离了在你之内和周围展开的生命奇迹。而这样的话,你也许会有些小聪明,但是会失去智慧,还有喜悦、爱、创造力和生命力。这些东西都是隐藏在认知(perception)和诠释(interpretation)之间的那个宁静的间隙之中。当然,我们平常是需要用到语言和思想的,它们有自己的美丽。但我们需要被囚禁在它们之中吗?

字句把实相缩减成人类心智可以理解的东西,而心智可以理解的东西其实并不多。像英语,它包括了声带可以发出的五个基本音。这五个母音是:a,e, i, o, u。其他的音则是嘴巴压缩空气而发出的音:s,f,g,等等。你会相信如此基本的一些发音组合能够解释你是谁,或是宇宙的终极目标,甚或是一棵树或是一块石头的深处究竟是什吗?

最早读这一段的时候挺懵的,因为如果说,不用字句,显然很难表述一个东西,假如看见一朵花觉得漂亮,那也不可能说要和别人提起这朵花的时候,就要把ta带到花面前才行。用言语描述一下,显然方便的多。对,就是这个“方便”。就像我们学物理,很多都是从最简单的、很多变量都忽略情况开始。而“方便”意味着,被化简,即其中有很多的信息其实丢失了。方便有时候是好事,沟通起来轻松。但如果要追溯更深的东西时,显然,还是要去探索那些被“化简”的部分。

然后关于万物的本质是联结、合一的,这个我没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体验,暂且略过。

不过“事物会重新获得它们的新奇感和新鲜感”这个,倒是偶尔会有经历到。就是有时候冥想,然后放空自己,之后睁开眼睛,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非常非常明亮。这种明亮不只是单纯的亮度上那种明亮,更像是感觉充满生机那种感觉。

然后下面这段,很快给别人/物/情况,加上标签这个。emmmmm,看看现在的网络环境其实就能感受到了,就感觉很浮躁,有些人非常非常轻易的就能相信别人的一面之词,然后站队,然后开始攻击。事实是如何,许多人并不关心。ta要的不过是,一个平台,一个攻击对象。就像一种结构化的、流程化的东西,内容是什么,无所谓的。

在一个整体浮躁的环境中,一些超越心智的、或者说有趣的、或者说深刻的东西,感觉很容易就被吞噬,消失不见了。人们吃着一个又一个的瓜,因为马上下一个瓜又来了,所以浑沦吞枣三两下,完事。

emmm,上面举的舆论什么的也只是一个借助理解原文的例子。“智慧、喜悦、爱、创造力和生命力。这些东西都是隐藏在认知(perception)和诠释(interpretation)之间的那个宁静的间隙之中。”这个字面也不是那么难理解,而且我暂时没想到什么比较深刻的例子,不过我觉得这句才是整个的重点来着。

今天就写这么多了。

2022-2-11

这部分作者更深入的讲了什么是小我,已经讲得挺清楚了我觉得,不过确实挺抽象的。Emmmmm,我概括能力其实不是那么好,而且挺怕概括的不准确或丢失重点,但是如果全部都直接贴原文,好像也不太好。还是尽力概括一下吧。

第一段作者先是指出“我”这个字,很容易引起误解,对“我是谁”的误解,以及产生“虚幻的认同感”,即爱因斯坦说的,一个“意识的视觉虚幻。”而以这个“虚幻的自我”为基础,会进一步造成对“实相、思想过程、互动、人际关系”等等的误解。

这个“虚幻的自我”是一个最初的幻相。如果能够辨别出这个幻相,它就会瓦解。这个幻相靠你对它的认同而存在。

当看出来“你不是谁”的时候,“你是谁”的实相才会自动浮现。

然后作者通过三大段非常详细的写了这个“虚幻的自我”本质是什么。

当你说“我”的时候,你所指的并不是你的本质(who you are),你的本质的无限深度,在这里被极度简约了,而与一个声带所发出的声音或是你脑袋中“我” 的这个思想以及“我” 所认同的东西混淆在块儿了。 所以,平常我们提到“我”(I),还有受词“我”(me)以及“我的”(my、mine)的时候,指的到底是什么呢?

当一个小孩学习到:一连串由父母声带发出来的声音就代表了他的名字时,这个孩子就开始把那个字句(在心智里就是一个思想)等同于他是谁了。在那个阶段,有些孩子会用第三人称来称呼自己。“强尼饿了。”很快的,他们学会了那个具有魔力的字眼“我”,然后将它等同于他们的名字,而他们早已经把名字等同于他们是谁了。然后其他的思想会来到,并且和这个最初的“我---思想” (I-thougnt) 合并。下一步就是,有关“我”和“我的”的思想,会把些事情标记成“我”的一部分。这就是认同于物件(object), 也就是在“事物”上投注心力,而最终会认同于一些思想,这些思想代表了不同事物,我们在其中也都投注了自我感,因此可以从它们身上寻求身份认同。当“我的”玩具坏了或是被拿走了,强烈的痛苦就产生了。不是因为这个玩具本身有什么价值(孩子通常很快就对它失去了兴趣,然后又会被别的玩具或物件取代了),而是因为那个“我的”思想。这个玩具已经成为孩子发展中的自我感---也就是“我”的一部分。

所以随着孩子的成长,最初的“我---思想" 会吸引其他的思想过来:它会与性别、所拥有的东西、感官觉受的身体、国籍、种族、宗教、职业等产生认同。其他“我”会认同的东西还有:角色(母亲、父亲、丈夫、妻子等)、累积的知识或意见、喜好和厌恶、过去发生在“我”身上的事,还有关于一些想法的记忆,而那些想法能让我进步定义我的自我感而成为“我和我的故事”(me and my story).这些只是让人们汲取身份认同感的事物当中的一部分而已。它们最终都只不过是被事实随意绑定的一些思想,而那个事实就是:它们全都被我们投注了自我感在里面。你平常说到“我”的时候,你所指的就是这个心理的结构。更精确地说:大部分的时间当你说或是想到“我”的时候,其实不是你在说话,而是那个心理结构的某个面的在说话,也就是那个小我的层面。一旦你觉醒了,你还是会用“我这个字,但是它会从你内在的更深处出现。

这几段作者已经讲的非常细了,我再加一些具体例子补充一下吧。

当在路上听说,有人一辆电瓶车被偷走了,你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回到家发现,原来被偷的那辆电瓶车是自己的。这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愤怒。因为这是“我的”电瓶车,这是我花“我的钱”买来的。“电瓶车”实际上成为了那个“虚幻的自我”的一部分。

又或者你有一个心爱的杯子,这个杯子不贵,但是你很喜欢,你用了它很多年了,突然有一天,你不小心把它摔碎了,大部分人应该都会觉得难过,而且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少了什么。这个杯子,实际上也成为了自我的一部分。

而要是这个杯子是被别人不小心摔坏的,很多人应该都会大发雷霆或者嘴上不说但是心里很气。心爱的杯子的摔碎,意味着自我感少掉了,而经由发脾气,攻击别人,会让部分人的自我感又增加。所以很多人会这么做。

而有些人嘴上不说,心里生气,看似好像比发脾气好,但是实际很容易是,这部分压抑着没有释放的怒气,在其他地方发泄出来。比如有的父母在公司被老板骂了,回到家,孩子稍有不乖,便是劈头盖脸一顿骂。

又或者,有些人不喜欢攻击别人,这部分压抑着的怒气就会攻击自己。像有些抑郁症的情况就是如此(因为抑郁症其实分很多原因,所以只说有些)。而攻击他人或者攻击自己的这种欲望,也和后面几章所说的“痛苦之身”有关。

那么,无小我,或者说不与“虚幻的自我”认同时,会是怎么样呢?感觉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种状态类似。

首先,电瓶车、杯子,这些都是事物,而事物终究是无常且不稳定的,无常且不稳定意味着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所以电瓶车被偷,杯子摔碎,都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如果没有自我感附着其上,那么就会很容易接受现实。电瓶车被偷就报警,抓不到小偷那就“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小心一些,或者买把好锁什么的。杯子摔碎,就接受这个事实,有足够牛的,那就把杯子重新修复好,修不了,那就换一个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杯子本质上的作用还是喝水,用喜欢的杯子喝,水也未必会更香甜。而且新买的杯子,也未必不喜欢。

电瓶车、杯子这些,可能大家比较容易就能接受。但是如果是其他呢?

房子、疾病、国籍、种族、宗教、职业、喜欢的偶像/队伍/游戏/动漫/音乐、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事、累积的知识或意见、以及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等等。

其实有很多是没那么容易觉察到的。(有些举了例子感觉还可能被举报。)

稍微写几个吧,比如说一直比较火的“英雄联盟”,每年都会有一个大型比赛,有不同国家的战队参与其中。而很多人会选择一个战队去喜欢。当某某战队打的好时,许多人会一拥而上,把这个战队夸上天。而当其打的不行了时,很多人又会把它骂的啥也不是。转头就去“喜欢”另一个厉害的战队了。就比如“冠军粉”。

好听点说,这叫“慕强”。又或者有些人见识到大人物/有名的人物能和别人吹上好几天,自己所在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很厉害的人也能和别人吹,等等。用短语说就是“与有荣焉”

那为什么会“慕强”呢,其实也是因为在这之中投入了“自我感”,厉害的战队,有名的人物,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高价值。而通过“喜欢”这个战队,“认识”这个名人,会让人觉得好像自己也厉害起来了,“自我感”得到了增强。

而更进一步,当这种认同不断强化,像饭圈,有些人自己吃不起饭了,还要为偶像打赏。一听到别人说半句自家偶像不好的,就拿起键盘开始对线。为什么?

因为投注的自我感太多了,多到甚至连正常的自我都没了。看上去是,为了帮偶像在打赏,实际上是为了强化自己的自我感。偶像拿了好名次,自己出了一份力,“与有荣焉”。平时生活里那些,像多吃一顿饭,自我感不会增加。但偶像拿了好名次,会让那些人自我感增加。

从旁观者的角度,我觉得很明显就能看出来不太对劲。而且毕竟是虚假的、投射的自我感,哪怕付出一切,偶像可能甚至未必会知道你的存在。最终,极易是一场空梦。

饭圈这个太离谱了,不多说了。

那么看起来稍微没那么离谱的呢?

我其实不太敢讲来着。亲子关系、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这个,作者后面有几句超经典,后面再讲。不过我没谈过恋爱,到时候只能拿若干失败的暗恋经历来举例子了。(咱就是说,sad)

亲子关系这个。都讲到饭圈了,就稍微讲一点吧。作者在书后面其实也举了好多情境的。

首先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嗯,听着除表达了父母对孩子变得优秀的殷切期望之外,好像没什么毛病。

但是仔细分析,龙会期望自己的龙仔成为龙吗?不会,因为龙仔长大了就是龙嘛。自然而然的事情,不需要期待。

而父母的“望子成龙”更多的是什么呢,

“我希望你能完成我没有做到的事情。”只是这样,其实也还行。毕竟时代要发展,人要往前走。

但实际可能不止是这样,“我希望你能完成我没有做到的事情,那些事情我自己是做不到了,但我可以通过控制你,让你去完成那些事情。这样,也能算我完成了那些事情。”

可能我说的过于直白,很多情况下,这些话是藏在潜意识里的,并不会直接出现。

而且超bug的一点是什么?

如果孩子做到了,那么父母的自我感得到极大满足。“孩子的,就是父母的。”

如果孩子没有做到,那么,就是孩子的问题,“与我无关”,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己的自我感缩减。

所以很多问题下,就像“为什么孩子离奇的抑郁了?”“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为什么孩子不好好学习?”,

而作为旁观者,很容易就能发现,大多时候是提问的父母出了问题,但他们往往意识不到。为什么?

因为承认“这是我的问题”会让自我感缩减。而坚持“这是孩子的问题”,则不会。

这个话题就先讲这么多。(其实是要去干饭了。)

这部分的最后两段,内容大致是,很多人不能接受或者说无法从这种强迫性的思考,对虚幻自我的认同中撤离出来。提及这些,他们会愤怒的否认,或者说,那个“虚幻的自我”在否认。

而有的人会有短暂的从认同中撤离的时刻,但有时候“不知所以然”,只是感觉到一股“强烈的喜悦或是极致的平静。”

确实很难从对“虚幻的自我”的认同中撤离,因为从小到大,整个环境便是如此,接触到的绝大部分人,也是如此。但很难也不意味着做不到啦,“全新的可能性”,大家不想感受一下嘛?

今天就这些。

2022-2-12


这部分是作者举的两个例子,咕一天,明天写一下。

2022-2-13

这部分讲作者坐地铁遇到一个看起来疯疯癫癫,一直在自言自语的女人,是地铁上人很多,但是她左右的位置都是空的那种。这个三十出头的女人一路一直在自言自语,言语里都是在攻击别人或者防卫自己(的小我)。

最后作者发现,那个人刚好和他顺路,是要去伦敦大学中央行政楼和图书馆。

这让当时的他非常吃惊,

当年我是一个成熟的25岁的岁的一年级生,认为自己是一个正在成形中的知识分子,同时我深信所有人类存在的困境都可以透过智性(ntellct),,也就是思考来获得解答。我尚未了解到:人类存在最主要的困境其实就是无觉知的思考。我视我的教授们为拥有所有人生答案的圣者,并且把大学视为知识的殿堂。一个像她那样神志不清的人怎么可能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在进入图书馆之前,我在男洗手间中还是在想她的事。在洗手的时候,我想:希望我最后不要变成像她那样。在我旁边的一个男人很快地朝我这个方向瞄了一眼,我突然震惊地发现,刚刚我不仅“想”了那些话,还大声地喃喃自语出来。“啊,我的天哪!我已经像她一样了!”我这么想。我的心智不也是像她那样无止境地活跃吗?我和她之间的差异其实很小。在她思想之下所主导的情绪似乎是愤怒。在我的情形中,大部分是焦虑。她把心中所想的东西都大声地说出来了,而我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心里想而不说出来。如果她是疯子的话,那么每个人都疯了,包括我自己。这其间只是程度的差异罢了。

那一刻,我从自己的心智中撤退了一步,而从一个更深的角度来看它。在那时,有一个短暂的从思考到觉知的转变。我还是在男洗手间里面,但现在是一个人,看着镜中自己的脸。在脱离了我心智的那一刻, 我大笑了起来。听起来好像不正常,但是它却是一个精神正常的笑,弥勒佛的笑。“生命其实并不是像我心智制造的那么严肃。”这好像是我的笑声所要说的话。但这只是短暂的一瞥,很快就被遗忘了。接下来的三年,我都在焦虑和忧郁中,完全地与我的心智认同。一直到我快要自杀的时候,我的觉知才再度出现,这次就不只是惊鸿一瞥了。我从强迫性思考、虚幻的自我和心智制造的自我当中,彻底解脱了。

然后作者还举了一个他很尊敬的,似乎什么都知道的教授,那个教授在某一天突然举枪自杀了。他非常震惊,但当时他还是觉得,除了培养思维之外,别无它法。

我并不了解:我们是意识,而思考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面向,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小我”,更别说在我之内觉察到它了。

这两个例子,emmmmm,其实我想到的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就是没准真的,能够从思考转换到觉知的人,会是极少数一部分人。但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从心智中撤退一步。作者写这本书,以及我写解读,都是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做到。

不过从我这几年自身的经历来说,“短暂的一瞥”并不是那么难,但是持久的稳定的,不与自己的心智认同,很难。我以前是那种平时会想很多很多,脑子基本停不下来的那种。就像今天早上,我开着摩托车在路上,我是新手,在没红绿灯的路口我很小心,基本上都是停着没车了才通过。然后刚好到十字路口中间,右侧一辆车减速在我前面过去了,左侧的来车又马上要到我这个位置了,我就松离合器继续开,开了半个车身的距离,然后,右侧又来一辆车,是刹车都不踩一脚,感觉我稍微慢一点过路口它就撞上我了,我赶紧加油门过去,才没撞到。

当时真的非常生气,没红绿灯的路口大家都慢一点会死吗?路口有车的情况下,刹车都不踩赶着去投胎?那么快要是把我撞到了怎么说?话是没有像上文那个例子那样说出口,但心里一直在骂那个路口不减速的司机。不爽了好几分钟。

然后现在回顾这个事情,就能发现其实也有小我在其中。而且尤其是这种“我占理”(即我是对的)的情况,通常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思想也许有问题。

首先就事实而言,我被撞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所有的可能被撞,只存在想象当中。其实在生活中也会有很多时候是这样,有些人会拿“未发生的事”大作文章,而在其中有很多“我是对的,你是错的”的包含自我感的思想在里面。

当然,在路口不减速确实会撞到别人的概率会大很多,不减速是不对的。这没什么好说的。但要警惕的是,有自我感掺杂在事件之中。

像我觉得很生气,有可能是因为潜在的思想,“他凭什么在路口不减速,是不是看不起我/我好欺负/觉得自己开的快很了不起?”即小我觉得自我感缩减了。然后下一步是,缩减之后,那小我肯定不爽啊。得找个法子,让自我感增加。

于是有其他思想,诸如“在路口不减速是不对的,像我一样减速才是对的。”通过否定别人,肯定自己,来增加自我感觉。或者是对他人进行攻击,像“路口有车的情况下,刹车都不踩赶着去投胎?”。通过攻击别人,让自己感觉强大。

然后我们换个角度,从那位车主的角度,他可能也在路上正常的开,到路口,前面的车过去了,他也跟着过去了,这时候突然在视野盲区出现一辆摩托车(不过我当时应该也不算盲区了,我都开出半个身位了。),或者因为某些事导致有些走神虽然看见但是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又或者他其实减速了,所以最后才没有撞到。等等。

就是说,事情,也许并不一定是“小我”所认定的那样,“他在路口不减速,差点撞到我。”也许,会有着其他可能。当然也可能这个人开车习惯就是很差。但毕竟最后没撞上,谁也不知道事实究竟是什么。

但在那种情况下,保持冷静,清醒,没有去生气,愤怒,其实是很难的。

而觉醒意味着,时时刻刻,都做出与原来完全与小我认同时,不一样的选择。这里可能有部分人会觉得疑惑,因为不去生气、愤怒,似乎意味着软弱/不作为。是不是无小我,就会很软弱。但并非如此,这个疑惑在后面作者会讲,大致的解释是,“觉醒并非意味着不作为,只是行为不再受自我感驱使。”

今天就这些。

2022-2-14(可恶,情人节情侣秀恩爱,单身狗节啥时候出一个,(双十一大家都买买买,其实应该不算吧。))


2022-3-9

Emmmmm

又咕了接近一个月,晚上轮到VB小讲师坐班没有人来,刚好继续更新。

这部分作者指出,小我受内容和结构制约。

而“内容”是依据“结构”所生成的,且“内容”是可以随意替换的。

例如,作者举的例子,贫穷的孩子失去了一个心爱的木头玩具和富有的孩子失去了一个心爱的电子玩具。在小我的层面上,这种失去的痛苦是没有区别的。

然后我再加上一些我想到的例子,像月底没钱了的月光族,在泡最后一桶泡面时却不小心手滑导致面撒了,然后崩溃大哭。或是,股市大跌,多年的辛苦所赚的钱转瞬化为泡影,有的人承受不了便跳了楼。又或是,有人花几倍的钱从黄牛手中买到票看国足比赛,国足却惨败,那些人被采访时大骂,“rnm,退钱!”

而作为对比,当看见菲律宾跳水队在比赛中接连0分时,大家会哈哈大笑。

由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内容”是千变万化的。

那么,产生“内容”的“结构”究竟是什么呢?

作者指出,这个心智结构就是“认同”。或者简单的说,就是“我的”。而“我的”这一结构,加上内容,可就太多太多了。

“我的泡面、我的钱、我支持的球队、我的衣服、我的房子、我的车、我所取得的成就、我的让我满意或不满的孩子/父母等等。”

引用一下这段的最后一句:

我试着在事物中寻找自己,可是却从来没有成功,最后还让自己迷失在这些事物中。这就是小我的命运。

与事物的认同

这部分作者先举了广告和名牌的例子。

就像很多产品打广告都会找人代言。引用原文的一段话。

“在这里,隐含的假设就是:买了这个产品之后,经由一些神奇的联结行为,你会变得像他们一样,或是表面上的形象会看起来像他们一样。所以很多情况下,你买的不是那个产品,而是买一个“身份认同的强化品”。名牌的标签基本上是让你买一个集体意识的身份认同。它们非常的名贵,所以也非常的“独特”。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买得起的话,它们就会失去其心理上的价值,那么剩下来的就只是物质的价值,那大概只有你付的钱的零头而已。”

这个的话,感觉在奢侈品上尤其明显,虽然说名牌相对来说用料和设计确实会比一般的要好一些。但有些衣服能卖个几千、几万,总不至于用的都是金丝银丝吧。而鞋子的话,好像莆田假货做的和真的没差多少,而价格却是天差地别。化妆品我不是很了解,但据我们一个老师说,三十块的化妆品和三百块的化妆品确实是有区别的,但三百块的和三千块的其实真没多少区别。

继续引用几段

每个人会认同于什么样的事物因人而异,取决于你的年龄、性别、收入、社会地位、时尚、周边文化等等。你所认同的事物就是内容;而你无意识地、强迫性地去认同,就是结构性的。这是小我心智运作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矛盾的是,使得所谓“消费者社会”得以继续存在的原因,就是我们试图在事物当中寻找自己但却失败的事实:小我的满足是如此的短暂,所以你必须不断地追寻更多,买得更多,一直不停地消费。

这个的话,想起以前特别喜欢逛淘宝,然后尤其是双十一,经常会买一堆东西,到后面发现,很多基本上都用不上,或者只用了一次就再也没有用过了。也有很多人之前调侃,买完之后想“剁手”。大概就是如上文所说的“我们试图在事物当中寻找自己但却失败的事实

然后作者指出,也有很多东西是生活必须品,且“我们需要尊崇物质世界,而不是鄙视它。”每个事物包括没有生命的存在,也许都包含着灵性。(当然这个咱也没办法验证就是了。)而对很多人来说,他们活在一个由概念组成的世界中,物质的活生生的生命力,已经被概念所取代了。

就像,家门口有棵老树,你每天傍晚在下面乘凉,很多年它都在那里,而突然有一天,有人玩火,把树给烧死了。再后来人们把树剩下的部分砍了,只剩下黑黑的树墩。你看着那个黑黑的树墩,是否会生出一种苍凉之感。这原来是一棵活生生的树诶。

可是当我们听说澳洲大火,烧死了1000万公顷的树,我们可能没什么感觉,甚至澳洲总统当时还跑去度假了,可那一千万公顷的树,原来也是活生生的树诶。

大概就像这种感觉,抽象概念某种程度上把世界变得死气沉沉。

下面几段不太好概括,我就贴原文了。

但我们如果只是把世间的事物当成加强自我的工具,并试图在其中寻找自我的话,我们是无法真正地尊崇它们的。而小我却正是这么做的:它对事物的认同,创造了我们对事物的执著、迷恋,继而创造了我们的消费社会和经济架构,在其中,唯一衡量进步的标准就是------更多!

无由地“努力要更多”、无尽地成长”,就是一种功能失调和疾病。它和癌细胞增长所显示的功能失调是一样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不断地倍增,却不知道毁坏了自身所属的器官,因而招致自身的毁灭。很多经济学家非常执著于成长的概念,他们甚至无法放下“成长”这个字眼,所以他们称衰退为“负向成长”。

很多人生命的绝大部分,都是消耗在对事物先入为主的迷恋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的祸害之一就是物质的激增。当你无法感受到自己所是的那个生命时,你很可能就会用物质来填满你的生活。我建议你:经由自我观察,来研究一下你和这个世界中事物的关系,特别是那些你会称之为“我的”的事物,这可以作为一种灵性的修持。比方说,你必须要很警觉和诚实,才能发现你的自我价值感是否受限于你所拥有的东西。有没有一些东西会触发你一些微妙的重要感或是代越感?缺乏某些东西,是否会让你觉得逊于他人,因为他们有的比你更多?你是否会不经意地提到你所拥有的事物或是炫耀它们,好增加你在他人眼中的自我价值,或是让你的自我感觉比较良好?当别人的东西比你多,或是你失去了贵重财产的时候,你是否会觉得怨恨或愤怒,而且你的自我价值好像有些缩减了?

这个“更多”,其实感觉就很像现在流行的“内卷”,“本来大家放学都学1个小时,我学更多,学2个小时,然后我就超过别人了,然后大家发现了,大家都学2个小时,然后我学3个小时。到后来,好像之前都有小学生十二点了还在写作业的事了。”

其实很多时候真的觉得是挺“病态”的。没有目的的,不知道适度的,盲目的追求“更多”,真的很恐怖。像有的孩子,小学就报十几个兴趣班上。甚至好像连,小学生北极考察团都出来了。或者什么三岁写诗,五岁写文,七岁就出版书了什么的。

就贼离谱。


回到原文,“负向成长”这个听到倒是不多,但是“负增长”这个词,以前就很想吐槽了,“减少”就“减少”呗,非得用“负增长”,整的花里胡哨的。

最后一段的那几个问题其实值得仔细思考一下的。但是emmmm,对有些人来说,即使指出了,他们好像也完全意识不到这些……

不过,仔细想的话,其实自己也有很多很多那样的时候。比如以前考试还能考的不错的时候,然后考完就在那问别人考的怎么样,然后别人问自己就会说“我也好多都不会”,但其实很多都做出来了,然后心里偷偷开心。这也算是一种优越感吧。

然后看见别人买了新手机,自己也想要,但是父母就不给买,就很失落。这种失落似乎并不是因为没有新手机,而是别人有,而我却没有。似乎如果大家都没有,那我没有也无所谓。

不经意提到所拥有的事物或者炫耀,这个在成年人身上就非常多见了,尤其是家长喜欢比小孩。或者有些人经常会聊天的时候装作不经意的说,“啊,xxx,我见过,然后巴拉巴拉。”这个“xxx”通常是个名人什么的。

别人东西比你多这个,其实之前也讲过了,网上的梗“看见他赚钱,比我亏钱还难受。”也包括很多时候的“嫉妒”的情绪。

最后那个失去贵重东西,因为下一小节,作者就举了例子讲这个,所以就不多讲了。

今天就写这么多,开溜。


2022-5-5

封校+网课……,真的每天摆烂。考研复习也是一拖再拖。

心态也不怎么样,重新拿起《新世界》,希望能有所收获吧。

这部分作者举了个例子。他在当咨询师时去探望一个身患癌症的学校老师,那个老师的传家戒指丢了,她感到十分愤怒,而作者引导她去直视自己的内在,去放下对戒指的执著。原文有好几段写的很好,为了前后连贯,我就整篇引用了。

当我以前在做咨询师和灵性老师的时候,一个星期有两次会探望一个身患癌症的女人。她大约四十多岁,是个学校的老师,医生说她最多只有几个月可以活了。在探访中,有时我们聊上几句,但是大部分时间我们都静默地坐在一起。当我们静坐的时候,她第一次瞥见到她内在的定静。之前在担任学校老师的忙碌生活中,她从来不知道它的存在。

然而,有一天,当我到达的时候,她却是在一个非常不安和愤怒的状态。〝发生了什么事?〞我问。原来她的钻石戒指不见了,对她而言,那是极具金钱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她确信是一个每天来照顾她几小时的女看护偷去的。她说她不理解怎么会有人如此冷酷无情,居然对她做这种事情。她问我,她是该当面质问那个女人,还是立刻打电话叫警察比较好。我说我无法告诉她该怎么做,但是我要求她去发掘:那个戒指或是任何其它的事物,在她人生的这个阶段,到底还有多重要。〝你不了解,〞她说,〝这是我祖母的戒指,我以前每天都戴着它,直到我生病手太肿了戴不下为止。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戒指而已,我怎么可能不生气?〞

她反应的快速以及语气的愤怒和防卫性,都显示了她无法有足够的临在去审视内在,而把她的反应和事件分开,并且观察两者。她的愤怒和防卫显示了她的小我还是经由她在说话。我说,〝我要问你几个问题,但你不要现在就回答,试着在你的内心寻找答案,我在每一个问题之后都会稍停一会儿,当答案浮现时,它也许不一定以话语的形式呈现。〞她说她准备好洗耳恭听了。我就问,〝你是否了解有一天必须要放下这个戒指,而这一天也许很快就到来?你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准备好放下它呢?当你放下它的时候,你会变得更少吗?这个损失会缩减你的本质吗?〞在最后一个问题结束后,有几分钟的沉默。

当她再度开口时,脸上带着微笑,而且看起来很平静。〝最后一个问题让我了解到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起先我到我的心智里去寻找答案,我的心智说:是啊,当然你被缩减了。〞然后我再问我自己,〝我的本质真的被缩减了吗?〞这次试着去感觉,而不是思考这个答案。突然间,我能够感受到我的〝本我〞(I am-ness),我以前从来没有感觉过。如果此刻我能够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它,那么我的本质就应该丝毫没有被缩减,我现在还是可以感觉到它,很平静但是非常地鲜活。〞

〝那就是本体的喜悦,〞我说,〝你只能经由不在心智里的状态中感受到它。本体只能通过感受来体会,不能通过思考。小我无法知道它,因为小我就是由思想所组成的。你的戒指,其实真只是你脑袋里的一个思想而已,可是你把它和你的本我感觉混淆了,你以为本我或是本我的一部分在那个戒指里面。〞

〝无论小我寻求什么或是执着什么,它们都是本体的替代品,而小我无法感觉到本体。你可以珍惜并喜爱一些事物,但是一旦你执着于它们,你就知道这是小我在作崇。其实你不是真的执着于某件事物,而是执着于一个思想,这个思想有着〝我〞(I,主辞)、〝我〞(me,受辞)或是〝我的〞在其中。当你能够真正地接纳一个损失时,你就超越了小我,而你的本质,也就是本我(意识本身)就出现了。

她说:〝我现在终于了解耶稣说的一句话了,以前一直不懂;〝如果有人拿了你的衬衣,就连外衣也让他夺去。〞〝对啊,〞我说,〝这并不是说你不该锁上你的大门。它的意思是:有的时候,放下一些事情其实比维护它或是抓住它来得更有力量。〞

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周,她的身体逐渐衰弱但是她愈来愈有光彩,好像光已经从她内在透出来了一样。她把很多东西都送人了,有些还给了那个被她怀疑偷了戒指的看护。每送走一样东西,她的喜悦就更深,当她的母亲打电话通知我她过世时,提到了在她死后,他们在浴室的医药箱里面找到了那个戒指,是那个看护归还了戒指呢,还是它一直都在那儿?没有人知道。但是我们知道的一件事就是:生命总是为你提供对你意识的进化最有帮助的经验,你怎么知道这是你需要的经验呢?因为这就是此刻你正在经历的。

那么,一个人对他所拥有的东西感到骄傲,或是对其它比他拥有更多的人感到不满,就是错误的吗?一点也不是。骄傲感,或是想要出类拔萃的需求,以及因为〝比人家多〞而加强了自我感或是〝比人家少〞而缩减自我感,这都不是对和错的问题,它就是小我罢了。小我并不是错的,它只是无意识而已。当你观察到你内在的小我时,你已经要超越它了,不要太认真地看待小我。当你侦察到自己内在的小我行为时,请微笑。有的时候你甚至会大笑起来。人类怎么可能被它欺骗了如此之久?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小我是无关乎个人的,它也不代表你是谁。如果你认为小我是你个人的问题的话,那不是更多的小我罢了。


这部分里面加粗的内容,我觉得都值得细细品味。

首先是文中”重要的戒指“这一概念,其实可以用很多东西来替代。比如说,房子、财产、孩子、成绩、名声、地位等等,或者更抽象的说,就是”与自我感绑定的事物“。可以代入这些东西来加深思考。

把反应和事件分开这个,可以回忆一下,有些时候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情,就发很大的火的情况。

然后是作者一连串的问题,〝你是否了解有一天必须要放下这个戒指,而这一天也许很快就到来?你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准备好放下它呢?当你放下它的时候,你会变得更少吗?这个损失会缩减你的本质吗?“

我高中经常把提问中的戒指用其他东西来代替,然后问我自己。像某次成绩、某一段关系,或者某些假想中的失败之类的。这些看似重要的,真的像我想的那么重要吗? 在当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许多焦虑与不安。

就像刚才我问自己,“你是否意识到你可能会考研失败,当你失败的时候,你会变得更少吗?”这时脑袋中马上出现一个声音说,“那肯定啊,考研失败就意味着你很失败,你比不上别人,你一无是处,浪费了时间。”

毫无疑问,那个声音便是小我。无论考研是成功还是失败,那都只是一段人生经历罢了。从本质上来讲,成功并不意味着我变成了人上人,失败也不意味着我低人一等。无论成功失败,其实都无法影响到”我是谁“(本我)。

成功失败能影响到的,只有小我。而小我害怕缩减,所以会说出“失败就意味着你很失败,你比不上别人,你一无是处,浪费了时间”这样的话,而其中隐藏着的思想是“你必须成功”

然后关于感受到鲜活的本质这个,用言语不太好表述,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总之是经由感受而非思考,我的理解是,思考所得到的,最多只是接近本质的一个投影。就类比的话,可能很多人网上聊的很快乐,互相很喜欢,然后见光死。因为所喜欢的,只不过是自己所构建的一个假想的存在罢了,而真实的存在,往往有着差异,有些人就接受不了。经由思考所见的“本质的我”,可能也就是一个假想的存在。

接着是下面的“你可以珍惜并喜爱一些事物,但是一旦你执着于它们,你就知道这是小我在作崇。其实你不是真的执着于某件事物,而是执着于一个思想,”,这个感觉有时候很难区分,就像有些人可以“因为爱所以放手”,有些人却"因为爱所以不顾一切想要占有"。而这两者,在某些阶段,其实是差不多的。只有到了一些情况发生时,才能分辩。

所以到底是不是执着于思想,可能也得到面临失去或者是什么重大改变的时候,才能意识到。而在那种时刻,往往无法保持冷静。

然后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有的时候,放下一些事情其实比维护它或是抓住它来得更有力量”,当然说着简单,实践难就是了。

最后这段提到,小我是无意识的,就像我前面自问考研失败那里,那个声音是马上出现的,而且很多时候,那个声音逻辑上还挺有道理。

能意识到这种无意识,而不被带偏,真的很不容易。而且要每一次都意识到这种无意识,则更是难上加难。这大概也是我一直都在摇摆的原因之一吧。很多时候不知不觉就被带偏了。

但也许未来有一天,当越来越多的人都逐渐变得有意识,那时大家可以互相提醒,可能就会好很多。只是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见到那一天。


写困了......本来还想再写一节的,下次吧ovo

2022-5-24

今天学院组织了考研分享会,四个大佬学姐分享了经验。激发了我一丢丢学习的欲望,但是听完又想摆烂了。想了想,在开始认真学之前,还是先调整心态吧。所以今天继续来更新了。另外,在网上找到了pdf版本,不用再手机拍然后QQ文字识别了,所以可能比原来引用更多原文,就是不知道引用太多会不会算侵权什么的。

(加了一下目录)

这一部分很长,差不多有六七页,有好几段都非常深刻,值得细细品味。内容上大致写了“拥有”和“欲求”这两个与小我紧密相连的概念。由于不太好概括,我就引用原文然后加上我的解读了。

“拥有”某物,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将一些东西变成我所拥有(我的),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站在纽约的街头,指着一座摩天大楼说:“那栋楼是我的,我拥有它。”你不是非常有钱,就是你有妄想症,要不就是骗子。无论如何,你是在述说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这个念相和“大楼”这个念相合而为一了。这就是所有权的心理概念运作的方式。如果大家认同你的故事,你会有一个签署的文件来证明他们的认可:你是很有钱的。如果没有人同意你说的故事,他们会送你去看精神科医师:你不是有妄想症,就是有强迫说谎的倾向。

在这里,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无论人们同意与否,你要辨识出:这个故事和组成这个故事的念相与你是谁完全无关。即使人们同意这个故事,最终它还是一个幻相。很多人一直到了死亡迫在眉睫、外在的事物开始瓦解时,才了解到:没有任何事物和“他们是谁”的本质有关。当死亡临近时,这整个“所有权”的概念终究显得完全没有意义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也了解到,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更完整的自我感,但是他们真正在寻找的本体,其实一直都在那里,只是大部分时间都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同(其实最终就是他们对心智的认同)而被掩盖了。

这里的拥有某物其实之前也提到过了,房子/孩子/支持的队伍/学历/获得的某个荣誉/等等。感觉本质上就是“某某事物+我和这个事物的故事”的结构。

有些我感觉很好辨别,就是拥有的那一刻,感到无与伦比的满足,但是当那一刻过去,不满足/焦虑就又涌上心头。

就比如考了第一/比赛第一,那一刻似乎一切圆满了。但是下一次得了第二,就又郁郁寡欢。这实际上是想要用“第一”这个概念/这个故事,来取代那种找不到自我的空虚。

第一或许对许多人有些遥远,那拿我自己最近的生活举例,想要谈恋爱,本质却是希望被人认可,写了个回答,隔个几分钟就刷新一下知乎,看看有没有赞自己,本质也是想要被认可。然而事实是没有勇气去和别人搭讪,也害怕与女孩子聊天,害怕被拒绝。写回答也不想多写,害怕被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喷。而这些害怕其实是小我讨厌拒绝带来的自我感缩减。所以一方面渴望更多自我感,一方面又害怕失去自我感。想要拥有更多,却又害怕失去。完完全全的沉浸在小我制造的故事里,却忘记这一切,其实都和“我是谁”无关。

此外,世事变幻,寄托于“故事”/对事物的认同,最终都会随时间失去。因为这些终究无法替代本体。但究竟什么是本体,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也许是那种不再为自我感而活的生活状态吧。

继续原文

“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耶稣说,“天国将是他们的。”“灵里贫穷”是什么意思?没有内在的负累,没有认同。不认同于任何事物,也不认同于任何让他们有自我感的心理概念。“天国”又是什么呢?就是当你放下认同而成为“灵里贫穷”的人时,你会有的那个简单但是深远的本体的喜悦。

这就是为什么在西方和东方,弃绝所有世俗的财产,一直都是一个古老的灵修传统。然而,弃绝财产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将你从小我中解脱出来。小我会试图借由认同于其他事物,而维持它的生存。比方说,它可能会认同于这样的一个心理形象:我超越了对物质世界所有的兴趣,所以我比其他人更为优越,而且更有灵性。有些人虽然弃绝了所有俗世的财产,但他的小我却比一些百万富翁还大。如果你拿走了一种认同,小我很快地会找到另外一种。小我基本上不在意它认同的到底是什么,只要有个身份就可以了。反消费主义或是反对私人财产制也不过是另一种念相,另一种心理的立场,可以用来取代对财产的认同。经由这些念相,你可以视自己是“对的”而其他人是“错的”。我们接下来就会探讨到,“让你自己对而其他人错”是小我主要的一个心智模式,也是无意识的一个重要形式。换句话说,小我的内容可以改变,但是让小我存活下来的心智结构却永远不会改变。

关于下面这段,我其实也很有感触。(但我倒不是什么散尽家财,毕竟我也没钱hhh。)

回忆起以前抑郁的那段时间,其实就有点像文中所说的,“小我基本上不在意它认同的到底是什么,只要有个身份就可以了。”

当然那会儿应该除了心理上的问题,生理上内分泌什么的也应该是有影响的,所以感觉该吃药还是要吃药。

那会儿有段时间紧抓着“抑郁症”这个身份认同不放,一方面高中真的压力蛮大的,“抑郁症”让父母不再对成绩那么咄咄逼人,另一方面,“抑郁症”这个身份,也确实给当时的我一些“好处”,像是会被区别对待,不用再一直扮演那个好孩子的角色等等。

而当身体逐渐好转的时候,很多时候就会抓着“抑郁症”这个身份认同不放,像是“我抑郁所以我不行”,但有时候不是不行,而是害怕去尝试,而这种害怕追究下去,又是小我害怕自我感缩减。因而“抑郁症”这个概念深受小我喜爱。

直到有次我去北京,我姐姐那时的男朋友和我说,你的人生还很长,不要急着对自己下定义。也许医生的诊断/周围的人都认同那是“抑郁症”,但那其实说明不了什么。别轻易的把自己框死在那个框架里。原话记不得了,总之类似如此。

一开始我还不太明白,医院的测试表明我就是"轻度抑郁症"啊,我当时还嫌这个诊断太轻了呢,我那会儿天天想着死,只不过没有勇气去实施,这居然都不算“重度抑郁症”。

后来我才理解那句不要急着对自己下定义的意思,其实就是不要紧抓着“抑郁症”这个身份认同不放。

而后来,在挺长一段时间里,包括现在,我也偶尔会抓着另一个身份认同不放,那就是“我是比大多数人更有灵性的人”,我想这可能也是许多对灵性有一定领悟,但又没完全领悟的人会容易踩的坑。

而这个坑很容易引发的就是“灵性逃避”,大概就像“因为我有灵性,所以我和他们不一样,某某事我不做/做。”这里的“我和他们不一样”其实就显而易见了,而“某某事”,则往往会是使自我感缩减/增加的事。

真的灵性状态的话,做或不做某事,都是顺应当下的状况,而与“有没有灵性”或者“和别人一不一样”没有任何关系。或者换句话说,完全不需要做或不做某事来证明,有没有灵性这件事。

继续原文

有一个无意识的假设是:经由拥有权的幻相而认同于某一物件——那个外在看起来坚实而永续存在的物质性的实体,会赋予你同样坚实而永续的自我感。这最适用于建筑物,尤其是土地,因为土地是你认为唯一可以拥有而不会被摧毁的。拥有某个物件这个概念的荒谬性在土地上尤其明显。当年白人入侵的时候,北美的土著们觉得“拥有土地”这个概念完全不可理解。所以当欧洲人让他们签署几张纸,使他们丧失了土地的时候,对他们来说也是同样地不可理解。他们觉得他们是属于土地的,但土地不属于他们。

小我通常是把“拥有”等同于“存在”(being):我拥有,所以我存在(Ihave,thereforeIam)。所以我拥有越多,“我”的存在就越多。小我经由比较而生存,别人如何看待你会变成你看待自己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住在豪宅里,或是每个人都很有钱的话,你的豪宅或财富就再也无法加强你的自我感了。你可能到时候会搬到一个简单的小屋,放弃你的财富,重新获得一个身份:视你自己(同时在他人眼中)为比较有灵性的人。别人如何看待你变成了一面镜子,告诉你:你是什么样子以及你是谁。小我的自我价值感,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受限于别人眼中的你的价值。你需要别人来给你一个自我感,而如果你所处的文化背景中,大多数的人都是把自我价值等同于你有多少和你有什么,而你又无法超越这个集体迷思的话,你终其一生都注定会去追求一些事物,无望地在那里寻求你的价值和完整的自我感。

这两段其实也很有意思,不过我们现在好像是只有土地/房子的使用权,可能对"拥有土地"这个概念没那么深的执著。但如果把土地换成别的,像孩子/车/猫/钱什么之类的,可能许多人就很难跳出来看待了。

我们其实并不拥有任何东西。就像人死的时候,什么也不能带走。

有时候可以思考一下,这个“我”所指代的,给我感觉是挺接近本我了。

不拥有任何东西,会怎么样呢?其实也不会怎么样,这里的不拥有任何东西,并不是指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

而是对各种物件,是一种使用权,对人/动物,则是一种恰好都在此处的陪伴。我们与之互动,但在这之中,没有任何自我感在其中。因而当失去/离开时,也不会有自我感缺失所带来的痛苦与小我的缩减。

稍微有些抽象了......,而且感觉挺像,放下执念,变成佛什么的那种。不过下面一段就是作者对“执著”的讨论。


下面一部分好像在新版里是放到了新的一部分如何放下对事物的执著里面。

刚好时间也过12点半了,今天就写到这吧。


2022-6-24

居然刚刚好一个月没写。

今天考完了最后一门,折磨了三年的大物终于过了……而大三也终于要结束了。

考研则还是没有开始好好学,但放假回去我肯定不摆烂了!!(主要是再摆真的来不及了)

今天我就是通宵,也要把这第二章写完,也算是画上一个句号吧。


如何放下对事物的执著

你如何放下对事物的执著呢?试都别试了,这是不可能的。当你停止在事物中寻找你自己的时候,那个对事物的执著自然而然会消失。与此同时,只要觉知到你对事物的执著就可以了。有时你不会意识到自己对事物的执著(认同),直到你失去了它们,或是面临失去的威胁。如果那个时候你生气了,或者开始焦虑等等,那就表示你对它们是执著的。如果你觉知到自己认同于某个事物的话,那个认同本身就已经不完整了。“我是那个觉察到自己有执著的觉知。”这就是意识转化的开始了。

这段作者讲的很清楚了,“觉知到你对事物的执著”就够了,我觉得形象一点的类比就像是,从第一人称沉浸式当中,退后一步,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看自己和自己身上发生的事。

欲求(wanting):“需要更多”的需求(theneedformore)

小我认同于拥有,但是它在拥有中获得的满足只是相对肤浅而且短暂的。在它之内深藏着一个不满足感,不完整感,匮乏感。“我所拥有的还不够。”而小我真正的意思是:“我还是匮乏的!”

如同我们所见,“拥有”这个概念,是小我创造的幻相,为的是要给自己一个坚实而永续的感觉,好出类拔萃,显得与众不同。既然你无法在“拥有”当中找到自己,那么在小我的结构之下,还有一个更强大的驱动力:“需要更多”的需求,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欲求。如果没有“需要更多”的需求的话,小我是无法长存的。因此,“欲求”比“拥有”更能让小我长存。小我想要“拥有”(have),但是它更想要“需求更多”(wantmore)。所以“拥有”所带来肤浅的满足感,总是会被更多的欲求所代替。这里谈的是心理上的“需要更多”,也就是说,需要更多的东西让小我来认同。这是一个有瘾头的需要,不是真正的需要。

这两段其实也深有体会。就现在社会给人感觉就很浮躁、焦虑,都说要有高学历,有好工作,要有车、有房、有钱。再往上,有权有势等等。可是即使某一天这些都有了,就会活得幸福吗?好像也未必。拥有更多,真的一定是一件好事吗? 拥有更多,真的就能满足吗?欲望的尽头,是幸福,还是无尽的空虚呢?

就像从小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考个好中学,然后考个好大学,然后就能找个好工作,然后工资就会很高,然后买车买房,娶妻生子,继续工作,然后退休。对于社会稳定来说,确实没问题。可是这一系列的然后,总给人一种,满足不在此刻,而在未来,为了这个未来,你要付出无数的努力。而最终这个未来会到来吗,它真的如想象中满意吗?答案好像并不是很肯定。

就真的很相似,小我总是在“需要更多”,得到之后短暂满足之后,又继续“需要更多”,往复循环,像是无底洞。最后真的能在这些更多之中找到自己吗?恐怕只会迷失在对更多的需求之中。

而最最重要的当下,却被完全忽视了。

继续原文

有些个案中,小我的典型特征:心理上“需要更多”的需求,或是匮乏的感觉,会转移到身体的层面,而变成无法满足的饥饿。暴食症的患者常常故意让自己呕吐,以便能够继续吃。其实饿的是他们的心智,不是身体。这种饮食失调的患者是可以被治愈的,只要他们能够不去认同他们的心智,而去和他们的身体有所联结,同时感受到身体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小我心智的假需求。

有些小我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继而以残忍无情的手段和决心来追寻他们的目标——成吉思汗,斯大林,希特勒,就是几个特别著名的例子。然而,在他们欲求能量的背后,产生了一个同样强度的对抗能量,最终导致他们的衰败。同时,他们造成了自己和其他很多人的不幸,或是说(在这几个著名的例子中),在人间创造了地狱。大多数的小我有着矛盾的欲求,它们在不同的时候需要不同的东西,或是根本不知道它们要什么,只知道它们不要事物的本然(whatis):当下的时刻。不安、烦躁、沉闷、焦虑、不满足,都是无法填补的欲求所造成的结果。欲求是结构性的,所以只要这个心理结构存在,无论多少内容都无法提供持久的满足。我们常常可以在青少年当中(他们的小我还在发展阶段)找到没有特定目标的强烈欲求,其中有些人会永久处在负面和不满足的状态。

第二段后面部分感觉完全就是在说很多时刻下的我......因为脑子一直在不停的思考、思考,从初高中开始,就会想很多很多东西,一直一直感觉很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感到不安、焦虑,想要逃离此刻,回到过去也好(估计都快有几百个夜晚在想着一觉醒来回到过去这件事),穿越到幸福的未来也好,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要这一刻,仿佛这一刻是地狱,这一刻的自己是多么不堪,一切是那么糟糕,与不完美。仿佛要是能回到过去,就能改变一切。

可是假如真的能回到过去,真的能改变一切吗?

我觉得除了能提前买点会涨的股票赚点钱之外,生活未必会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就像初中时候有一天记错了放假时间,提前一天回了学校,书包里是没做的作业。当时路上想着的是,要是能回到昨天,我一定先把作业做完再玩游戏。可当到了学校,发现原来还有一天假期,我当时高兴死了,然后跑回家就打游戏去了。至于“要是能回到昨天,我一定先把作业做完再玩游戏”的那个想法,早就被抛到脑后了。

如果把这多的一天看作回到过去,然后分析一下,很容易就发现,对游戏的热衷和对写作业的厌恶并没有随着回到过去而改变,之所以说出如果回到过去就早早写作业的话,只不过是到了不得不交作业的时刻,迫于压力,才想着自己的作业要是是完成的状态就好了。

对应文中的内容,如果“结构性的欲求”仍然没有被改变,那么所有那些回到过去,也只不过是,让人凭借记忆的优势,短暂的填补欲求罢了。再往后,肯定还是会陷入不安与不满足。

如果不是贪婪的小我病态而无止境的需要更多,因而造成资源的不平衡,人类对于食物、水、住所、衣服等基本舒适状态的实际需求,在这个地球上都可以很轻易地被满足。小我还在这个世界上的经济结构中找到了集体表达的方式,像一些大型公司,它们就是为了需要更多而互相竞争的小我实体。它们唯一盲目的目标就是利润,它们绝对冷酷无情地追求那个目标。大自然,动物,人类,即使是它们自己的员工,都不过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和可供它们使用的无生命物体,用完后就丢弃。

不加限制的资本的恐怖,感觉不用多说了。

这几个念相:“我”、“我的”、“比……更多”、“我要”、“我需要”、“我一定要”、“不够”都是属于小我的结构而不是内容。内容是可以互换的,如果你不能在你之内认出这些念相,如果它们始终在无意识中,你就会相信它们说的话,你也一定会把这些无意识的思想付诸行动,而最后注定会求而不得。因为当这些念相在运作时,没有任何物件、地点、人,或是状况可以让你满足。只要这个小我的结构存在,就没有任何内容可以满足你。无论你有什么或得到了什么,你都不会快乐。你会一直追寻其他的事物——那些许诺可以提供更大满足、让你自我感更完整,同时可以填补你内在匮乏感的事物。

这段我又想到考研,考上研究生,真的就会像父母天天念叨着的那样,一切会不一样吗?

我到底又是为了什么,想要考研呢?

说实话,我说不出答案。


除了物质之外,另外一个基本的认同形式就是“我的”身体。首先,身体是男性的,或是女性的,所以身为一个男人或是女人,就占据了一个人自我感很大的一部分;性别也变成了一种身份认同。鼓励性别认同从童年就开始了,它迫使你进入一个角色,进入一个被制约的行为模式,因而影响你生命的所有层面,这还不光是性别而已。这是很多人都深陷其中的一个角色,尤其是在一些比较传统的社会中更为严重,相较之下,西方国家的性别认同则已经开始有些淡化了。在一些传统文化中,对一名女性而言,最糟糕的命运就是不婚或是不孕,对一名男性来说,就是性无能而导致无法生育。生命的成就在于你是否能够完成性别认同下对于成就的要求。

这部分感觉也有挺多能说的,像男孩子就应该充满阳刚之气,女孩子就应该贤淑端庄之类的。男生之中表现的比较柔弱的就会被各种攻击,比如初中就有过同学被叫“娘炮”什么的,而比较强势的女生,就会被叫“女汉子”之类的。

关于性别认同这个,感觉和同性恋相似,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相比以前,这些好像已经好许多了。据说以前同性恋还要被电疗什么的。(王小波的书里面好像有写到过。)

且“女汉子”好像逐渐成为褒义词,但比较阴柔、中性的男生,好像还是会受很大偏见。

像我这种比较瘦弱的,看着像个文弱书生,都开始想着增肌什么的了......但是我内心其实少女心感觉还蛮多的,不过受限于环境,很多时候也只能压抑一些女性化的部分。也就是所谓的受限于”性别认同“吧。

不过现在也有一些男生女装,和女生男装什么的。虽然有一些只是跟风和蹭热度,但感觉大家的接受度也慢慢提高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真的可能多元化。(也可能一刀切监管卡死什么的。)

在西方,你认为你是谁的那种自我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身体的外表形相:它的优点或缺点,和别人相比是被视为美丽还是丑陋。对很多人来说,他们自我价值感是和他们身体的优势、好看与否、体能、外表密切相关。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体不好看或是不完美,自我价值感就会缩减。

在有些情况下,关于“我的身体”的心理形象或概念会完全与现实脱节。一个年轻女孩也许认为自己超重而拼命节食,但是事实上她很瘦。她无法看见自己的身体了,她所“看见”的,只是关于她身体的一个心理概念,那个心理概念说:“我很胖”或是“我将会很胖”。这种情况的根源就是对心智的认同。随着人们愈来愈认同于他们的心智,也就是小我功能失调的情形愈来愈严重,近几十年来厌食症的情况也戏剧性地增加。如果患者能够不受心智评断的困扰而看待自己的身体,或是辨认出这些评断的真面目而不相信它们,或更好的情况就是:如果她能够从内在去感受她的身体的话,她的疗愈就会开始了。

这段emmm,有些女生真的已经很瘦了,然后还觉得自己胖,还要减肥。就感觉挺恐怖的,被心智控制而完全无视身体的正常需求。就怎么说呢,过犹不及?而且突然感觉和以前裹小脚莫名相似,只不过以前是被迫,现在是有些人主动去无视身体正常需求,只为了心理上的“更瘦更美”而自我感得到满足。

那些认同于自己好看的外表、身体优势或能力的人,当这些特质开始消退或是消失的时候(当然它们迟早会),他们就会受苦。他们对这些如此地认同,然而现在却面临了崩溃瓦解的威胁。无论是丑还是美,人们的身份认同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他们的身体,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更精确地说,他们从那个“我—思想”来汲取自我感,而“我—思想”却错误地与身体的心理形象或是概念联结。身体的形象或概念最终不过是一具肉体的形相,和其他所有的形相一样,都是无常而且最后会腐朽的。

把这个注定会变老、凋零、死亡的物质感官觉受的身体视为“我”,迟早会导致受苦。避免与身体认同并不是说要你忽略、轻视或是不照顾你的身体。如果它强壮、美丽或是有活力,你当然可以享受并珍惜这些特质——当它们还在的时候。你也可以经由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来改善身体的状况。如果不把你的身体等同于你是谁的话,当美丽消逝、活力减退或是身体不适的时候,丝毫不会影响你的价值感或是身份认同。事实上,当身体开始衰弱的时候,无形的向度,也就是意识之光,可以更加容易地从衰退的形体中闪耀出来。

重视身体,但又不与身体认同。对有些人来说,前者很难,像工作到猝死的那些,对有些人来说,后者很难,很早之前听说过好像什么美国超模给自己身体部位买几千万的保险什么的。

并不是只有好的或是接近完美身体的人才会把身体视为他们的身份认同。同样的,你也可能轻易地认同于一个有问题的身体,而把身体的不完美、疾病或残缺当成你的身份认同。你可能认为自己是某种慢性疾病或残疾的“受害者”,也会这样描述自己。你从医生或是其他人那里因此可以获得很多的关注,他们也经常地帮你确认:你概念上的一个身份认同就是一个“受害者”或是“病人”。然后你就会无意识地依附于这个疾病,因为它已经成为你自我认知的身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另一个小我可以认同的念相。一旦小我找到了一个身份认同,它就不会轻言放弃。令人惊讶但常见的是,为了寻求一个较强的身份认同,小我可能,而且也会创造出一些疾病,好让自己经由它而变得更加壮大。

这个我也算有所体验吧。抑郁那会儿确实每天会心口痛,然后脑子昏昏的。自己也完全认同“抑郁症”这个身份。

以至于到后面有段时间身体好转但那些情绪又起来的时候,可以很轻易的“制造”心口的疼痛。对,就是“制造”,就是想让心脏疼就真的能疼起来。

正常人想想都会觉得这不是纯纯有大病,身体好好的要让自己的心脏疼干嘛。但在那种时刻,小我才不会在乎疼不疼,它需要心脏的疼来强化“我有抑郁症”这一思想,为此,它甚至可以更极端。

像是有些人想要自杀,其实不完全是想死,有些是内在的小我在极度受挫的情况下,想要通过“我要自杀”这件事,来获得别人的关注,而关注也意味着自我感的提升。

(当然关于自杀更多相关的观点,受限于自身,我不敢去了解太多。我其实还挺不想死的,但有时候确实会被小我裹挟,动过某些念头。所以其实有点害怕真的共情了某些观点,然后某天真的代入了什么的,然后就真的凉凉了。我是觉得,人可以死,但至少尽可能死得其所。)


虽然身体认同是小我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但好消息是:它也是你最容易超越的一种形式。这不是借由说服自己:你不是你的身体,而是借由注意力的转移——把注意力从对身体的外在形相,以及你对自己身体的想法:美丽、丑陋、强壮、衰弱、太胖、太瘦等,转移到对身体内在生命力的感觉。无论你身体外在的表象是什么,超越了这个外相,它就是一个强大而且活生生的能量场。

如果你对“内在身体”的觉知不是很清楚的话,闭上你的眼睛,然后试着去感受在你的双手中是否有生命。不要问你的心智,它只会说:“我感觉不到什么。”或许它还会说:“给我一些比较有趣的东西来想吧!”所以不要问你的心智,直接去感受你的双手。我的意思是:去觉知你双手中那种细微的生命力的感受。它的确是在那里。你要做的只是带着注意力去留心它。刚开始也许你会有轻微的麻麻的感觉,然后你可以感觉到能量或是生命力。如果你专注在双手一段时间,那个生命力的感觉就会更强了。有些人甚至不需要闭上眼睛。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同时感受到“内在双手”。

然后你把注意力带到双脚,在那里保持注意力大约一分钟,接着开始同时感受你的双手和双脚。然后试着把身体的其他部位:双腿、双臂、腹部、胸部等,一起带进那个感觉之中,直到你能够全面地感受到你内在身体的生命力。

这个感觉和冥想还有有个助眠的“身体扫描法”很相似。

我称之为“内在身体”的东西,其实不是真正的身体,它是一个生命能量,介于形相和无形之间的桥梁。养成习惯尽可能常常去感受你的内在身体。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不需要闭上眼睛才能去感受它了。举例来说,试试看你是否能够在倾听别人说话时感受内在身体。看起来它好像是矛盾的:当你和你的内在身体联结时,你就不再去认同你的身体,也不会认同于你的心智。也就是说,你不再认同于形相,而是从对有形的认同转移到对无形的认同,也就是对本体的认同,这才是你真正的本质身份。身体觉知不但可以让你安住在当下时刻,它也是可以跳出小我桎梏的大门。它同时可以强化你的免疫系统和身体的自愈力。

这段我的体会是,在完全把注意力放在感受所谓“内在身体”时,平时不间断的思考会中断,但是一旦注意力稍微分散一些,不间断的思考就会又回来。一开始保持长时间的专注还是挺难的,很容易有杂念。不过偶尔在遇到一些情境时,比如吵架之类时,如果能想起注意“内在身体”,然后把注意力放在手上,就能非常快的从偏执的思维中脱离。当然那种情境之下一般很难会想到。感觉也可以当作一种修行来尝试。

小我始终都是与形相认同,在形相中寻找自己,而又在其中迷失。形相不仅是物质的事物和肉体,比外在形相(物体和肉体)更基本的一个形相,就是不断地从意识的场域中升起的念相。它们是由能量形成的,比物质的事物来得精细,也较不稠密,但是它们还是一种有形的形相。你能够觉察到的、那个喋喋不休的“脑袋里的声音”,就是那个不间断的、强迫性的思想续流。当每一个思想完全霸占了你的注意力,当你如此地认同脑袋里的声音和伴随它的情绪时,你就在每个思想和情绪中迷失了自己,于是你就完全地与形相认同,完全受制于小我。小我是不断重复的念相和被制约的心理——情绪模式的集合体,我们在这些念相和模式中,投注了很多自我感。当你的本体存在感(意即本我感——Iam这种无形意识)和形相搞混在一起时,小我就升起了。这就是认同的意思,这就是遗忘了本体,这个主要的错误,就是绝对分离的幻相,把实相变成了梦魇。

这部分我的体会只有一部分,因为我做不到完全从形相之中脱离。但我偶尔能意识到“不断重复的念相”,因为脑子里偶尔会一直重复一些没什么意义的词语或短句,我还记得一些,像什么“血色残阳”、生化危机里红后的那句经典台词“You are all going to die down here.”,有时候一天能重复好多遍,就很奇怪。总不至于是大脑卡带了??

emmmm,上面那个例子其实不太符合,要算感觉也应该是算到无意识的思想续流里面,也就是为了保持思想不停止,在没啥可想的时候,随便整点东西接上?

哎呀呀,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思考真的巨头疼,差点绕进去,不瞎想了。

我感觉这段感觉的词都特抽象,要稍微比喻一下的话(可能未必贴合),感觉比较像是你坐在汽车里开车,每次都是导航告诉你如何开车,一开始你可能还会有自己的判断,到后面当你习惯了完全只用导航时,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导航在开车。

而由于你已经过于相信/依赖导航,因此即使导航出了错,你也意识不到。而别人指出错误时,你也听不进去,可能还会说“我用了几十年都没出错,怎么可能会出错?”

用导航对应这段里的“思想、念相、情绪模式”,可能会稍微好理解一点。

被认为是现代哲学创始人的17世纪的哲学家笛卡儿,曾经在他视为重要真理的名言中表达了我们上述的主要错误:“我思,故我在。”这是他因应一个问题而找出的答案,那个问题是:“有什么事情是我可以绝对确知的?”他理解到一个事实,那就是:他始终都在思考,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他就把思考等同于本体,也就是说,把本我的身份认同,等同于思考。他找到的其实是小我的根源,而不是最终的真理,但是他丝毫不知情。

将近三百年后,另外一位知名的哲学家看出了那个名言中,笛卡儿和其他所有人都忽略的端倪。这位哲学家的名字叫沙特。他深入探讨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名言,然后突然领悟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那个说‘我本是’的意识,不是从事思考的意识。”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当你能够觉知到你自己在思考,那个觉知就不是思考的一部分。它是一个不同向度的意识,而就是那个觉知在说“我本是”的。如果在你之内除了思想之外别无他物,你就根本不会知道你在思考。你会像一个做梦的人一样,不知道自己在做梦。你会认同于每一个思想,就像做梦的人认同梦中的每个景象一般。很多人其实就是那样生活着,像梦游者一样,受限于老旧的功能失调的心智模式,继续不断地重新创造相同的噩梦般的现实。当你知道你在做梦的时候,你就在梦中清醒了,另外一个向度的意识进来了。

沙特的洞见影响深远,但是他自己还是太过认同于思考,以至于无法了解他洞见的重要全貌:一个正在浮现的新向度的意识。

这部分说“本我”是那个思考背后的觉知,而且是与“思考”不同向度(层面)的意识。

但好像心理学上把这种对思考的思考叫做“元思考”什么的?

然后是这句“如果在你之内除了思想之外别无他物,你就根本不会知道你在思考。”,感觉有点意思。

但我有个困惑是会不会有种可能,就比如电脑教室里的计算机,教师机可以监测学生机,可以看到学生机是否运行,即对应“觉知到自己在思考。”而这个角度,教师机与学生机其实没什么本质的不同,都只是计算机,只不过教师机功能多一点。

这样的话,也只是把”我是谁“的认同从对“学生机”转移到了“教师机”上,虽然说意识到到”我“不是“我的思想”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总感觉这样的话,“教师机”也不是”我是谁“的终点。

这里我刚才仔细想了一下,感觉要再加上“万物归一”,好像才能说的通。

也就是说,“教师机”可以是“我”,但其实只是“我”的一部分,而所有“教师机“以及”类教师机“的总和,那个至一的存在、万事万物的源头,才是“我是谁”的终点。

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真的太哲学和抽象了,就到这打住吧。

有很多人是在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在悲惨的损失之后,才经历到这个正在浮现的新向度的意识。有些人失去了所有的财产,有些人丧失了孩子或配偶,或是失去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名誉或是身体机能。有些情况是,经由灾难或战争他们同时失去了以上所有的东西,然后发现他们一无所有。我们可以称这种情形为“极限状况”。他们以前所认同的所有事物,所有给他们自我感的,都被拿走了。然后,事出突然并且不可思议的是,原先他们感受到的极度痛苦和强烈恐惧竟然撤退了,随之出现的是神圣的临在感,一种深沉的平安与宁静,以及从恐惧中完全的放。这个现象对圣保罗来说一定很熟悉,因为他曾说:“神的平安是超越所有理解的。”它看起来的确是一种不可理喻的平安,经历到它的人会问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可能还会感到如此平静?

一旦了解到小我的真面目和它运作的方式,答案就很简单了。当你认同的形相、那些给你自我感的东西崩溃瓦解或是被剥夺了,这会导致小我的崩溃瓦解,因为所谓的小我就是与形相认同。当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让你认同的时候,你是谁呢?当你周围的形相全都瓦解或是死亡迫在眉睫的时候,你的本体感,本我感,就从形相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灵性也从物质的束缚当中被释放了。你领悟到你真正的身份是无形无相的,是无所不在的临在,是在所有形相、所有认同之前就存在的本体。你了解到你真正的身份就是意识本身,而不是意识所认同的那些事物。这就是神的平安。你本质的最终真理,不是你是这或你是那,而是“我本是”。

这个“我本是”感觉翻译的还是有点难理解,原文好像是“l am”,一般我们都会习惯在 l am 后面加上一些东西,也就是用所谓的形相来指代“我”,作者的意思应该是,就什么都不加,就“l am”,就是本质。加上任何概念去解释,都会产生歪曲。

从对形相的束缚中解放,感觉只能靠感受了,我也没法用文字去描述。非要说的话,感觉像是“空”这个字。

因为我也并没有摆脱对形相的认同,所以也许以后有更多领会了再回来补充。

并不是每一个经历到巨大损失的人都会体会到这样的觉醒过程:从与形相的认同中解离。有些人很快地就会创造一个强烈的受害者的心理形相或念相——无论是情势下的受害者,还是因为其他人、不公平的命运,或是神而造成的受害者。这些念相和它所产生的情绪,像是:愤怒、怨恨、自怜等,会让他们强烈地认同,而这也会立刻代替那些在损失当中瓦解的其他认同。换句话说,小我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新的形相来认同。这个新的形相事实上是极端不快乐的一个形相,但是小我却不在乎。无论是好、是坏,只要它有个身份就可以了。事实上,这个新的小我会比旧的小我更紧缩、更僵化,而且更不可理喻。

苦难非但没有使人成长,反而让人更加堕落。这种情况好像还蛮多的。

这个我想到一个比喻的话就是,小亮要去C地,有A、B两条路去往C地,B这条路可以轻松到C地,小亮不知道B这条路也没有人告诉过他,他只知道A地去往C地,那他就只能在A这条路上死磕,哪怕A这条路越走越窄,而且可能永远到不了C地。

我觉得这种情况站在上帝视角指责小亮不懂变通并不合适。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运气去发现B这条路,有的人只知道A选项。

所以我想《新世界》这本书的一部分意义就在于,让我们去发现B这条路,让我们在面临很多情境时,拥有选择,一个与以前完全不一样的选择。

当悲惨的损失发生时,你不是抗拒它就是顺应(yield)它。有些人变得尖酸刻薄或是怨天尤人,有些人则变得慈悲、智慧并充满爱。顺应指的是在内在接受事物的本然(whatis)——你对生命是敞开的。抗拒是一种内在的收缩,更加坚韧了小我的外壳——你是封闭的。在内在的抗拒下你所采取的行动(我们可称之为负面的)将会产生更多外在的抗拒,宇宙也不会站在你这边,生命也不会帮助你。如果门窗都关闭了,阳光是无法照耀进来的。当你内在能够顺应、能够臣服的时候,一个新向度的意识开启了。如果有可能或必须采取行动的话,你的行动将是和整体一致,而且具有创造力的智性会支持你。这个具有创造力的智性,是在内在敞开的状态下与你合一的那个不受制约的意识。周围的情势和人们都会开始帮助你,与你合作。巧合自然地发生了。如果当时不能采取任何行动的话,你会在随着臣服而来的平安与内在定静中安歇,在神之中安歇。

这段讲的很好,感觉没啥多说的了。就讲一下里面“臣服”这个词吧。

“臣服”这个词给我第一感觉是,低头,向更高的存在妥协。似乎还暗含一些不甘、不平等。

感觉可以用更好的词替换,但是我也想不出来。

我感觉作者的原意更多的是,一种心甘情愿的接纳,且也没有不平等。像是风吹过,树叶随之而动。一种自然的状态。


终于结束了第二章,居然拖延到花了四个月才写完。感觉要不是今天下决心要写完,连写了后面五六部分,暑假结束都不一定写完......

(好吧,立个flag,这次暑假一周至少写五部分,争取开学之前把小我的这三章解读完。)

整体水平我感觉还是勉强可以滴,好多比喻都是现想的,自我感觉还不错。

当然有没有人会愿意看到最后,这好像是个问题ahh

不过反正也当是自娱自乐系列吧。(暑假争取更新几章《关于我以前当鬼那些事》啊哈哈)

毕竟从灵性的角度来说,也不需要点赞或认可来增加自我感。


清殇:《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第三章解读
随机为您推荐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第二章解读,祝咽祝哽网   sitemap

回顶部